一、基本情况
2011年10月,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浮空器系统研究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浮空器中心),机构设在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浮空器中心代表中科院组织实施中科院在浮空器技术领域的战略研究规划、重大任务争取和总体策划、组织实施、集同攻关、应用推广服务等工作。
浮空器中心:着力突破浮空器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与核心关键技术;着力提升中科院在浮空器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和配套技术支持能力;着力提升中科院在浮空器领域重大工程与系统性任务的总体能力;着力提升中科院在该领域创新系统新概念、引领新应用方向的能力;成为可带动国家浮空器领域科技及其应用显著发展的研发机构。
二、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图

2.人员队伍
浮空器中心现有科研人员总人数超过200人,支撑人员30人,在读研究生3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人),副高级以上科研人员80多人。
三、主要成果
1.平流层试验飞艇
中国科学院部署的平流层飞艇关键技术研究、试验飞艇研制和试验等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完成了多艘试验飞艇的研制和飞行试验,研制成功国内外最大的低空电力推进飞艇和平流层试验飞艇,率先实现平流层飞艇动力飞行。在国家重大项目支持下,浮空器中心正在开展平流层飞艇总体技术研究和试验,并牵引院内外单位开展材料、结构、气动、能源、动力、飞行控制、发放回收、平流层环境等关键技术研究。
2012年8月29日光电研究院在内蒙古某地进行了平流层试验飞艇KFG79飞行试验,飞艇体积17,840立方米、艇长79米、总重1600千克、最大飞行高度19.5千米、飞行时间181分钟。KFG79飞艇是国内外目前体积最大、推进功率最大的受控平流层飞艇,首次在平流层高度实现了自动驾驶飞行、遥控飞行和成形下降试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飞艇系统处于国际一流。
飞行中的低空试验飞艇
2.系留气球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系留气球技术的开拓者,已形成气球体积10-5000立方米、最大升空高度3000米的系留气球产品系列设计生产、系统集成和应用能力,可应用于对地监视、环境监测、中继通信、预警探测等方面。
3.高空气球
中国科学院从70年代末开始发展高空气球,于1984年建成了我国唯一的高空科学气球系统并开始应用于科学观测和研究。系统包括气球研制和发放、遥测遥控和定位跟踪、实验舱姿态控制、实验设备回收、气体储运设备、气象保障和地面勤务通信等。目前我们的高空气球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气球体积形成了从3万立方米到40万立方米的系列,最大制造60万立方米的气球,发放能力达到2000公斤,飞行高度40公里。1990年实现了从我国北方到俄罗斯西南部的长时间飞行,飞行时间72小时,飞行距离四千余公里。
高空气球发放现场